周恩来堂弟媳的遭遇
周恩来姻亲马士杰土改受迫害致死,周恩来弟妇出走台湾,在全世界控诉中共和周恩来残暴不仁。周恩来生前对此耿耿于怀,托其侄子周尔鎏为其作出澄清。
【希望之声2018年11月5日】(本台记者孙凯丽综合报导)马顺宜,毕业于江苏光华大学经济系,经黄炎培介绍与周恩来的堂弟周恩霔结婚。
马顺宜之父马士杰,前清遗老,民国著名文人,在民国时代历任江苏都督府内务司司长、运河工程局总办、及代理江苏省长等职,并在家乡高邮兴办实业,开设典当、钱庄、货号,拥有大量田产,为高邮县首富,外号马半城。在民国初年还曾为摆渡长江的群众捐赠了普济号渡轮,为方便群众保持大江南北安全交通而航运多年。因抗战时立场较倾向中共,曾被中共视为开明绅士。
马士杰卒于1946年8月,正是土改期间。当时周恩来堂弟周恩霔在周恩来安排下,在江苏盐城的苏皖边区政府的军部工作,是苏北中共政权的新贵,马顺宜曾求助丈夫和堂兄周恩来,周恩霔避而不见,而周恩来也拒绝援手。
抗战爆发后,居住在上海的周恩来二伯母程贞仪带着家人,寄居高邮马士杰大宅,受到马家庇护。周尔鎏,周恩霔与前妻蔡庆荣所生之子,后来也从上海来到高邮马家。因此马士杰是有恩于周家。周恩来兄弟此举在马家看来是忘恩负义。马顺宜为此悲愤异常,因此与丈夫离婚,并将丈夫周恩霔与前妻生的孩子周尔鎏赶出了马家。
与周恩霔离婚后的马顺宜在1949年带着女儿周尔美和幼子马瑞宜去了台湾,次年即发表《逃出了赤色的家庭——周恩来弟媳的控诉》一书,并环绕台湾发表控诉演讲。1956年5月赴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出席国际反集中营委员会特别法庭,作证指控共产党反人道罪行。
据马顺宜所述,1945年11月19日高邮县「陷共」,马士杰作为当地大地主受到清算,一日数次家中被搜查。次年土改5月马士杰被拉去批斗,因已81岁高龄,是女儿马顺宜代替老父上批斗会,并代父坐牢几个月,其间曾被押著游街示众,还遭到殴打。马顺宜出狱次日,十几个共干上门要押走马士杰,马家全家十三口跪地痛哭哀求,但不能免。马士杰被捆绑殴打,数度昏死过去。随后马顺宜与父亲被带走关押,两人曾陪过杀场。
马顺宜获释后即同她的公婆程仪贞(周恩来二伯母)前往南京梅园找到周恩来,因为周恩来拒绝援助,婆媳二人冲进周恩来的办公室愤怒指骂周恩来。
马顺宜说,她从南京回到高邮时父亲已获释回家,但已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两天后即含恨辞世。马老死前遗言要女儿不要相信共产党,不要与共产党合作。
当年因为马顺宜以周恩来弟媳身份的血泪控诉,确实给周恩来的国际形象很大伤害,因此周恩来希望他的侄子能够找机会为他澄清。周尔鎏在周恩来的子侄辈中是政治地位最显赫的,曾任中联部、对外文委(文化部)司局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驻英国文化参赞等。他在回忆周恩来的书中提到,苏北解放区的土改导致大批难民涌入上海,他们向联合国的难民委员会求助。当时马士杰的一个儿子马家駪在难民委员会工作,周恩来还亲自前往马家,希望其将难民披露的土改真相说成是国民党制造的谣言。
研究苏北土改的南京大学历史教授刘握宇指出,1946年春开始的苏北土改,所有地主的土地和财产被分光,有的地主甚至沦为乞丐,大批地主逃亡。不少加入中共三三制的开明绅士成了被批斗和管制的对象,对地主斗争的方式主要有「开斗争会、游街戴高帽子,规定地主富农没有公民权,并做上记号以示识别(如剃半边头、穿红背心、挂布条等);此外,各村还成立管理小组,通过钉镣或联保的方式对地主实施人身管制:走路没有自由,不能参加任何会议,不准早起晚归,不能与其他地主通话等等。」更为激烈的做法是,开会斗争动辄对被斗者实施吊打、捆打,以致「在吊打问题上打死人事情,全华中可能已有上万的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