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频增军力为哪般?美国防部揭“武统”台湾三模式

美国防部2日向国会提交的《中共军力评估报告》强调,中共从来都没有放弃过“武统”台湾,并列出中共军队有可能采取的3种“攻台”模式,以迫使台湾投降接受“统一”。

【希望之声2019年5月3日】(本台记者高健雯综合报导)美国国防部当地时间2日向国会提交《中共军力评估报告》,就两岸问题强调,中共从没有放弃过武统台湾,称中共在多个方面的军事能力不断增强,就是为了武力攻打台湾,以迫使台湾投降接受统一,或根据中共提出的条件进行统一对谈。并列出3种中共军队有可能采取的进攻模式。

《自由时报》报导,美国五角大厦表示,一旦中共发动侵台,届时美国介入台海事件的各个途径都会受到中共的百般阻挠,即便中共不能完全阻止,也会设法拖延美方的干预,期间以速战速决的方式,凭借军事力量上的优势拿下台湾。

如果不能速战速决,战争拖长,中共则可能会展开网路战,甚至核武恫吓,来试图结束台海冲突,也有可能在战争陷入僵局时采取政治解决的方案。

美国国防部列出的中共解放军可以发动的3种侵台模式

第一种,从空中和海上封锁台湾的重要物资进口。一旦采用这种方式,中共有可能展开“大规模的飞弹袭击以及夺取台湾外岛”,以尽快迫使台湾投降。

第二种,是“有限的袭击与胁迫性战略”。在有限的攻击中做出致命性军事行动,就是利用导弹精准命中台湾的空军基地、雷达站、飞弹基地、太空及通讯设施,击垮台湾的防御,以使台湾人民失去抵抗的决心;或者利用网路攻击,使台湾人民对总统失去信心;同时特种部队也可以侵入台湾,对重要设施和重要人物进行突袭。

这两种作战方式都涉及使用飞弹攻击,根据美国国防部的中共解放军各种飞弹射程图,射程可以囊括整个台湾的,除了已有的“东风”系列之外,今年还新增了射程400公里的“鹰击62”(或称YJ-62)飞弹。

第三种模式是登陆台湾,由海陆空联合作战,结合电子作战,突破台湾西部海岸北边或者南边的防御,建立滩头堡临时阵地指挥所,便于人员和物资的补给,然后占领关键区域或整个岛屿。

但是抢滩作战伤亡很大,在现代战争中已不常见,对中共军队来说,大规模的两栖入侵也是各种侵台方式中最复杂和最困难的军事行动,成功与否取决于空优战机、海军优势及快速的后援和补给。

同时,中共的军事行动,可能激化台湾民众支持台湾独立的决心,也会招致国际社会的反对。矛盾激化的中共内部也可能趁此发生叛乱,因此渡海登陆台湾对中共来说须承担相当大的风险。

中共“武统”台湾不是为了领土完整 而在于消灭台湾的民主制度

时事评论家章天亮4月23日,在“从郭台铭参选总统,谈中共欲统一台湾的真实目的”节目中指出,中共统一台湾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国家统一”及领土完整不能受到挑战。

他以中共前党魁江泽民与俄罗斯签署的一个共俄勘订边界的条约等为例,指江泽民通过此条约,不但承认了中俄从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还变本加厉的把那些条约中规定的、已经划归给中国的领土都割让给了俄罗斯,包括江东六十四屯、海参崴、唐努乌梁海等很多地方。

不只俄罗斯,中共和新疆西面的斯坦门、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都签订了边境条约,“只要领土上稍有争议的,中共基本上全部划给对方,特别是跟哈萨克斯坦签订边境条约时,两万八千平方公里的争议领土中的两万七千平方公里划给了哈萨克斯坦。江泽民和印度签订的边境条约,大约在1996年就放弃了喜马拉雅山以南的九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而九万平方公里相当于近三个台湾的面积。

章天亮就此说,事实证明,中共并不在意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统一台湾也不是出于对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考虑,也不是因为真的“爱台湾人”。

为了“解放”台湾,中共少将朱成虎2005年公开表示不惜和美国之间发生核战争,并且可以放弃从中国西安以东的几百个城市,只要能够把台湾拿回来就行。就是说宁可让中国死掉百分之七十、八十的人口,也要拿下台湾。

中共连中国自己几亿人的生命都不在意的话,章天亮质疑中共还能“真的在意台湾两千三百万人口的生命和他们的幸福吗?”

而且朱成虎当时的言论并没受到中共政府的任何批评,还依然能够保住少将的头衔。他说在中国现时的制度下,如果你说了一句政府不喜欢的话,政府就可以把你抓起来,如果中共不抓,就说明中共认可朱成虎的话。

章天亮说,中共夺台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干掉台湾的民主制度。”因为中共惧怕的就是台湾民主制度的“威胁”。

他说,中共解释中国不能实行民主的三个原因中,其中一个说中国的文化不适合搞民主。而与大陆同文化的台湾,却起到了一个民主、自由、法治社会的示范效应,就等于给了中共这个借口一个响亮的耳光,因此对中共来说,就是一个最大的威胁。

天亮时分:从郭台铭参选总统 谈中共欲统一台湾的真实目的

Source Link

« Previous article 铁路等部门应对“五一”小长假出行高峰
Next article » 国际公路运输为“一带一路”创造新活力